課程介紹

107-2「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課程綱要

課程名稱: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的批判思考

任課教師:方中士講師

學分數:03

課程分類:分類通識必修

一、課程概述:

檢視自身的文化操控到引發跨越偏見與歧視的可能,藉此促進社會的多元文化的包容能力,培育關懷社會少數、弱勢與邊緣族群的未來世界公民素養。

 

 

二、課程大綱:

  1. 檢視日常生活經驗裡的文化偏見與歧視

2.理解文化結構、解構、建構等文化批評在生活中的實例與尋求個人精神主體覺醒

3.當代科技進展背景下的科技倫理,如:墮胎、安樂死、動物權、代理孕母、複製人與生殖計畫等議題。

4.公民與國家關係:當代公民社會追求正義的困境與全人類自由平等權的可能。

5.如何成為自由人?當代媒體文化操控與各人心靈自由的可能

6.從文化操控的角度省思藝術與宗教活動中的個人心靈自由。

 

三、學習目標:

1.深化獨立思考與理性批判能力

2.深化道德困境與倫理判斷的自我覺察能力

3.培養公民審議公共議題能力。

4.未來世界公民之批判思考、溝通、合作與創造力。

教科書:

六、主教材與副教材:

1 主教材:

1)《自願被吃的豬》,Julian Baggini,黃煜文譯,麥田出版社,2012

2)教師自編課程主題簡報與指定閱讀文本檔案。

2 副教材:

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Michael Sandel(2011),樂為良譯,雅言文化。

2)《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Michael Sandel(2012),吳四明、姬健梅譯,先覺出版社。

3)《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2版,邁可‧桑德爾 Michael Sandel

,黃慧慧譯,五南出版,2014

教學進度:

四、各週課綱(實際議題、教材與順序得依實施需要調整)

第一週:

1.課綱簡報、參考書目簡報、

2.通識教育:培育人文之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3.小組分組與期中、期末小組與個人報告說明

第二週

1.通識教育:培育人文之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2.小組分組與文本討論

03週:

01.通識教育:培育人文之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2.媒體素養之十種你不該輕信的新聞與小組作業

3.小組文本議題與小組期末報告討論

04週:

1.媒體素養之言論自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五週:

1.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之批判思考能力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六週:

1.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七週:

1.跨越文化偏見與歧視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八週:

1.人文素養之人工智慧來了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3.期中考個人報告上傳說明

第九週:

1.科學素養簡報

2.期中個人報告上傳

第十週:

1.科學素養之科技與人文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十一週:

1.公民素養之環境正義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十二週:

1.公民素養之貧窮政經結構專題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十三週:

1.公民素養之宗教與人生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十四週:

1.公民素養之台灣原住民爭取傳統領域專題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十五週:

1.公民素養之安樂死專題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第十六週:

1.美學素養之藝術與人生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與學習單

3.小組期末專題報告討論

第十七週:

1.期末小組專題報告

2.期末個人報告提交說明

戲十八週:

1.期末個人報告上傳

2.課程教學目標自我省思與意見回饋

 

八、備註:

1 分組操作目標與規則:

1)藉由分組討論促進意見表達與溝通能力

2)在互動討論活動培養創意。

3)藉由學員互動達成學習合作。

  • 4)運作規則:
  • 1)每組04-06
  • 2)各組請預習網頁教材文本,現場小組討論並紀錄個人提問回應與小組共同心得。
  • 3)紀錄學習單當週交回,當場給分。

4)個人期中自選期中前與課程教學目標相符議題撰寫報告;期末據小組專題報告撰寫個人報告;期中報告以3000字內為宜;期末報告格式有前言、主文、結語與參考書目之小論文格式,字數3000字以上。

課程大綱

本課程不開放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