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介紹

一、課程概述:

從維護憲法之基本人權立場學習民主憲政與法治,提升學生參與公民社會審議民主之意識與能力;,藉由人民與國家關係之抵抗權與請求權開展追求正義的各主題,理解正義作為社會生活第一美德的意涵與實踐可能。

 

二、課程大綱:

1.了解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相關法條

2.公民社會與國家關係:公民的抵抗權、請求權與開放政府的實踐。

3.關懷社會弱勢、少數與邊緣族群的倫理與實踐可能

 

三、課程學習目標:

1.憲法基本人權與聯合國二公約等國際人權公約法意與精神。

2.公民社會與國家權力關係。

3.關懷社會弱勢、少數與邊緣族群的倫理與實踐。

4.培養未來世界公民需要的批判思考、溝通、合作與創意的能力。

教科書:

主教材與副教材:

1.主教材:(1)《人權 民主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許育典著,元照出版社,20102)教師自編課程簡報與指定閱讀文本檔案。

2.副教材:(1Michael Sandel(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樂為良譯,雅言文化。

2Michael Sandel(2012),《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吳四明、姬健梅譯,先覺出版社。

3)教師自編補充教材選讀文本檔案

教學進度:

四、各週課程綱要(實際議題、教材與順序得依實施需要調整)107-2公民社會的正義實踐課綱與各週提問:

第一週:1 課程綱要簡報:課程宗旨、教學目標、成績評量、小組分組辦法、期中個人心得與期末小組與個人報告建議主題:

1.轉型正義  原住民歷史轉型正義  司法正義  分配正義之世代正義  分配正義之反貧窮  分配正義之勞動權  國際正義之移工人權  環境正義  居主正義  土地正義  平等權之性平正義  平等權之社會弱勢族群  平等權之身心障礙者基本人權

2 「人民在憲法中的權利與義務簡報

第二週:

1.小組分組與運作目標說明  2.人民在憲法中的權利與義務簡報  3.民主憲政的基本原則簡報

第三週:

1.民主憲政的基本原則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憲政與國家

第四週:

1.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簡報  2.中華民國憲法中基本人權條文簡報  3.追求正義的先備知識與態度簡報  

4.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憲政與民主

第五週:

1.追求正義實踐的先備認知與態度簡報

2 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正義反思

第六週:

1.追求正義的先備認知與態度簡報  2.大法官釋憲權與司法正義簡報

3.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大法官釋憲正義與司法改革

第七週:

1.追求正義的先備認知與態度簡報  2.從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益公約到我國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法之關懷社會弱勢者正義簡報

3.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從國際二公約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等公約國內法化看身心障礙等社會弱勢族群的平等權

第八週:

1.追求正義的先備知識與態度簡報  2.期中個人正義議題報告說明

3.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平等權之性別平等

第九週:

期中個人課程心得檔案提交

第十週:

1.憲法基本人權與正義主題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自由權之人身自由

第十一週:

1.憲法基本人權正義主題簡報

2 小組文本議題討論:自由權之言論自由

第十二週:

1 憲法基本人權正義主題簡報

2 小組文本議題討論:勞動權之工作權

第十三週:

1..憲法基本人權正義主題簡報

2 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勞動權之勞動基本法

第十四週:

1.憲法基本人權正義主題簡報

2.小組文本議題討論:土地與居住正義

第十五週:

1..憲法基本人權正義主題簡報

2.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原住民歷史轉型與環境正義

第十六週:

1.轉型正義主題簡報

2小組文本與議題討論:歷史轉型正義

第十七週:

1.小組正義主題簡報  2.期末個人正義主題報告提交

第十八週:教學意見回饋與檢討

備註:

1 本課程每週進行小組討論與口頭報告,須能課前預習指定閱讀文本並於課堂中與組員討論分享,無法積極參與小組活動者請勿選修。

分組操作目標與規則:

2.小組報告操作規則:

1 每組04-06人,課前預習教學網頁指定文本檔案,現場議題討論,學習單提問回應與討論記錄,輪流指派各組代表口頭報告,紀錄學習單教師現場給分

2)選課學生請預習並備妥教室現場閱讀檔案數位工具或自行列印指定閱讀文本。

課程大綱

本課程不開放報名